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上传者:蜗牛神勇
2021-10-21 10:08:47    共18页      38.5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doc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教研即教育研究。

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教研公理有先有钻研而后有教研和教研促进钻研。

教研可以从三个角度探索,分别是知识管理、社会学、心理学。

素材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时间。

2021年12月16日地点。

大办公室出席。

全体教师主题。

记录人。

某某某主要资料。

评课校长《探索与发现(一)》一、校长自评。

1、课件做得不错2、对教材有些改善二、其他教师评课。

优点。

1、由易到难,能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引导。

注意反馈,总结归纳方法很好。

2、练习设计有深度,有拓展性。

3、所安排小组讨论很有必要。

4、改变教材较为恰当。

5、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练习都有针对性。

不足。

1、学生表达有疏漏。

2、新课太快。

练习多,方法多,怎样归纳总结就应当再思考思考。

3、练一练能否让学生打开书做一做。

合理利用课本。

4、寻找更简捷的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最好能举例说明。

教研组长评价。

1、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一节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2、趣味的引入。

游戏,能激发兴趣。

较为严密的推理。

猜想---验证---应用3、整个设计比较精当。

4、练习形式多样,题型多样化。

5、上课的节奏要再慢些,提问后要停顿几秒,让学生思考。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时间。

2021年10月23日地点。

学校会议室参加人。

低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活动资料。

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大家谈活动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今日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明 白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仅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

交流。

.近几年来,我一向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我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

学生字时异常热闹,。

教师,我!我!。

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异常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

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

怎样样。

、。

为什么。

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进取动脑筋吗还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校内外听课时,我一向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我深刻地体会到。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

就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本事较强,抽象思维本事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

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

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明白应当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进取,课堂就会显得冷清。

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能够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经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

为什么。



怎样样。

,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本事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资料,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

问题 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能够兼顾到理解本事和理解本事不一样的学生,《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

迟。

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

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

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教师与学生分主角对话。



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



山上感觉怎样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

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教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所以问题本身应当表述清晰、准确。

如在教学《19.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教师问。

熊猫妈妈是怎样听电话的。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

高兴地听电话。

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教师所云。

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教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

熊猫妈妈去听电话。

,。

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 。

,。

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

这三句话,并体会。

去。

、。

再去。

、。

又一次去。

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

所以,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教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教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

教师用。

为什么。

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

因为--,所以--.。

或者是。

之所以--,是因为--.。

赵教师用师生分主角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能够经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31.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
内容来自快快文档网www.kknnh.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