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上传者:花瓣淡定
2021-11-24 16:00:25    共10页      22.5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oc
文档介绍:
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mdash。

&mdash。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下面,结合专题学习,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现实基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 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从我们内蒙古来看,各民族发展同样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自古以来就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女人真、汉等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蒙恬将军北筑长城,从汉武帝开疆扩土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从北朝连年混战到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推行民族融合,从辽宋南北对峙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从明末清初。

旅蒙商。

北上探路到清朝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万里东归&hellip。

&hellip。

徜徉在历史长河,不同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不绝书。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可以清晰地发现:交往交流、互融互通始终是内蒙古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发展前行的主旋律。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甚至兵戎相见,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互动融通,语言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习俗彼此接纳、相互尊重,造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之间很早就形成了密切广泛、互补互济的经济联系,草原丝路、边塞互市无论是一统还是割据,经济的天然联系都不曾中断。

这种相互需求、难以割舍的生活联系,为民族关系的日益密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深刻认同。

特别是1840年以来,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共同使命使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投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洪流,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连接成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相、留下启示。

从多元到一体,由自在到自觉,千百年历史发展中的无数事实表明:让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共同坚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没有 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

回顾历史可知,党的一百年,就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一百年。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

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势力任何人能够撼动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破坏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一要保持政治定力。

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二要强化理论武装。

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认识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三要从光辉历史汲取前行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自觉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共同体意识在党员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厚植。

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 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五个认同。

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前提,没有。

五个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增进。

五个认同。

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夯实思想之基。

一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

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
内容来自快快文档网www.kknnh.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