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史

上传者:忧郁向月光
2022-02-16 13:56:42    共36页      62.00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不看了,直接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史.doc
文档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

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经济结构从重生产轻消费的重工业基础建设,转向轻重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合理发展。

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两步走目标,达到小康水平,社会消费不断升级。

当前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70年的经济变迁,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从经济上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都是一个农业国,近代以来又饱经战乱,新中国的工业化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尤其薄弱,这是中国过去长期积弱积贫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

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但生产力的大发展,却总是在生产关系发生改变以后。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在一个不发达的中国搞社会主义。

中国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















&nbs p。

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这五大经济成分又可以简单归为三种成分,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本是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而且,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存在大量的手工业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经济改造成集体所有制经济,把私人手工业者改造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mdash。

&mdash。

手工业生产合 作社的成员。

对农民的改造采取的是循序渐进步骤,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三个阶段。

对个体手工业者,也是采取从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和平赎买形式,也经历了从初级向高级转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帮助私营企业克服困难,也使其生产和经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步是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经营管理以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和完成国家计划为目标,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第三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生产关系就发生根本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官僚资本主义,则是采取直接没收划为国有。















&nbs p。

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生产力均衡布局。















受苏联均衡配置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也是以均衡配置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

新中国成立时,旧中国约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

从工业总产值看,1952年沿海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70%左右,内陆仅有30%左右。

新中国成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直接的外援来自苏联,而苏联援建的项目约80%落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这是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地缘经济政治使然。

自。

一五。

起,均衡配置生产力的政策就已取得成效,。

一五。

末内陆工业总产值占比比期初提高近3个百分点,从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恶化,中央提出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拉开了长达10年的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开始了进一步西移。



三五。

期间,三线地区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 比重高达52.7%,比沿海地区高出近一倍多。



四五。

时期,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仍高达54.4%,其中三线地区仍占41.1%,在西南、西北、豫西、鄂西、湘西与晋南等地开辟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基地。

















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全面推进。

引导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学习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改造推动的工业化建设偏重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到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

一五。

计划大规模建...
内容来自快快文档网www.kknnh.com转载请标明出处